曝光区二区国产精品乱码

返回列表

伺服驱动器30年的研发进程

发布时间:2022-04-14

伺服驱动器是实现机器人运动能力的核心部件,在机器人系统中的功能等同于人体的关节组织,因此又被称为“关节驱动器”。

1971年,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教授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1台三维双足机器人WAP-3,该机器人可以实现静步行走,此举揭开了双足仿人机器人研制的序幕。

双足仿人机器人相对于传统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有许多突出的特点,如双足仿人机器人具有地面适应性好、能耗小、工作空间大、双足或多足行走等优势,这些特点也对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及驱动器有很高的要求。

双足仿人机器人驱动器的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,其类型和历史如图1所示,其研究进程中有3个关键事件:

1)1983年,早稻田大学研究的WL-10R机器人使用刚性驱动器TSA(traditional stiffness actuator)。自此双足仿人机器人开始广泛应用刚性驱动器为关节动力源。

2)1995年,麻省理工学院的Pratt等人提出了弹性驱动器SEA(series elastic actuator)的概念,拉开了弹性驱动器研究的序幕。美国宇航局的机器人Valkyrie和意大利技术研究院的机器人Walk-Man都使用了弹性驱动器。

3)2016年,Wensing等提出了准直驱驱动器PA(proprioceptiveactuator)的概念,并将其应用于四足机器人Cheetah和双足机器人Hermes,准直驱驱动器成为最近几年研究的热点。

image.png

过去30多年驱动器技术的发展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:

1)驱动器和整机关系方面,经历了驱动器独立设计和整机融合的发展。

2)减速器方面,经历了大传动比减速器到小传动减速器的演变。

3)控制方面,经历了从位置控制到力位混合控制和阻抗控制的演变。

4)整体设计方面,经历了刚性驱动器到弹性驱动器和准直驱驱动器的发展。



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
服务热线:
027-87590630
在线沟通
样机申请:
立即申请
查看更多联系、反馈方式

留言咨询

欢迎留下咨询内容,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

曝光区二区国产精品乱码